界: 植物
門: 被子植
綱: 雙子葉植
目: 虎耳草目Saxifra
科: 楓香科Altin
屬: 楓香樹屬Liquidambar
種: 楓香樹L. formosana
別名:香楓、楓樹
分佈:中國大陸、台灣
型態:落葉大喬木
莖:幼株樹皮灰褐色、表面平滑 ,老株樹皮暗褐色,有粗糙的縱裂痕。
葉:單葉、互生,通常3~5裂,紙質,邊緣有細 鋸齒,冬季會變紅或變黃、掉落
花:雌雄同株;短總狀雄花序叢生;雌花序有長梗,球形,萼齒針形,4~7枚。
雄花為密集的圓錐花序
果:蒴果圓球形,有星芒狀的刺,木質,徑約3㎝,花柱及萼齒宿存;種子長約7㎜,有頂翅。
用途:
1.藥用:楓脂可供藥用,具袪痰、活血、解毒、止痛之效。
2.農業:圓木段為種香菇之良材,大陸福建有拿楓香來當作梨樹的砧木的(就是將梨枝接 在楓香的樹幹上,行接枝法栽培),聽說可以增加梨的香味。
3.製器:楓香的木材可以製作器皿,還可以造船。
4.收藏:楓香的葉片形狀優美,秋冬轉紅掉落後,經常被人撿拾,當作書籤使用。
註:顏色改變的原因是葉片內的花青素、葉黃素等取代了葉綠素而顯現出來
黃清淵組長拍攝
李炯彣、郭竣恩、劉育任拍攝(語資班學生)